翻页   夜间
精彩小说网 > 天降奶包,爹爹说我是条龙 > 第369章 我吃得有点多
 
第369章 我吃得有点多
勺勺不见了。
她一手揪着落安的衣角,使出自己无往不利的牛劲,想要将落安扯近些给小梨子拿勺子。
可是落安神色淡淡,身形纹丝不动。
也就是她人小,从台子上下来以后就被盛粥的大锅跟架子遮住,这点小动作也没叫人瞧见。
落安神色不变,将她的手扯开,而后轻柔地拢住。
一边正经地吩咐,“后续事宜就交给诸位大人了。”
说完,将傅锦梨牵走了。
小孩儿不舍,频频回望。
“夫子,我玩一会儿,小梨子玩一会再带走呀~”
放小梨子在那儿玩一会儿,再把小梨子带走。
落安没同意。
可是拒绝的话也不强硬,反而像是哄一般。
“小孩儿饿了要吃饭,今日已经很棒了。”
“真,真哒?”
”嗯。”
立刻就有小女娃呼吸一急,而后声音带着得瑟,还伴随着小巴掌落在衣裳上的”乓乓“声。
”大大梨子棒棒!”
傅锦梨叫落安哄走了。
赵驰纵他们几个也跟着一道离去,像个鸭妈妈带着一群嗷嗷待哺的小崽子。
走到哪儿拖到哪儿。
不过傅锦梨是爱热闹的,虽然被落安带回去了,没一会儿就自己跑了出来。
这么大点一个矮墩墩,端着个小碗,满脸严肃,呆头呆脑地跟着一群百姓排队打粥。
百姓看见她了,可是小殿下身份摆在那儿,一张小包子脸又板着。
莫名有些压人,也就没去攀谈,只隔开些,不敢打扰。
等排到她时,打粥的小吏举着勺子半晌看不见碗递过来,他便催促前头不知为何离得有些远的百姓。
“将碗拿近些,别泼出来浪费粮食。”
“好嗷~”
小孩儿的声音。
小吏茫然,迟疑地顺着声音偏头弯腰看去。
腮帮子鼓鼓的小姑娘,在这样一群粗布麻衣的百姓堆里显眼无比。
像是熠熠生辉的小珍珠,抓人眼球。
她双手高高捧着她的小碗,又因为小吏说靠近些而踮起了脚。
晃晃自己的小碗,她声音小小但是极有礼貌,“给一点点,小殿下要一碗饭,多谢你,多谢你。”
小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将粥打到这位小殿下的碗里的。
直到那小胖娃娃喜滋滋地捧着碗走了,他都还是恍惚地没回过神来。
可是后来,当小娃娃接连来了两趟,三趟,四趟后。
他的心连着打州的手都麻木。
只会凌乱又机械地重复着动作。
“夫子,不给咱家梨子带回来啊,她那小腿儿抡得多快上天了。”赵驰纵纳闷地说。
在小殿下忙着混口饭吃的时候,他们也没有走远。
全都在外头守着的,不敢叫那只小猪崽子离开视线。
落安笑笑,道,“你们若是想去,夫子也是准的。”
小孩子还是要少些束缚的好。
“当真!”薛福蔚一听这话,马上耳朵一竖。
其实他欲言又止好几次了,只是碍于这么大个夫子站在这里,心里怕,不敢做什么出格的。
可现在他放话了,小胖子一刻都不带停歇地,也从屋内翻出个碗来,屁颠屁颠地跟着傅锦梨去了。
其余几个也是有样学样。
不一会儿,前一眼还身旁满满当当的落安就变得空空荡荡了。
只有一个季楚。
落安视线划过他,“你不去。”
“回夫子,季楚少食。”
落安颔首,没再问了。
不远处的小胖丫头又得了一碗粥,热乎着还没端着走两步就停下来两手捧着一口干了。
她碗小,那小吏也没敢打多。
落安晓得她素来是个食量大的,这点怕是滋味都没尝着。
果不其然,下一瞬就见小孩儿意犹未尽地又搂着她的小碗乖乖排队去了。
落安不由笑出了声。
是发自内心,跟他往日脸上挂着的面具不同。
季楚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。
“夫子。”他直白提问,“好似十分喜欢小梨子。”
“嗯?”落安看得专注,脑子第一时间没缓过来。
季楚的声音在脑中过了一遍,才听清问题。
他不否认,意味不明地“啊”了一声,而后答非所问,“是吗。”
季楚只觉得他奇怪。
瞧着仙气飘飘,博闻广识的一个人,有时竟能从他身上看出傅锦梨的影子来。
四平八稳地喝着烫茶水,喝到一半似是才想起来烫来,便放在一旁放着,放到凉了,没滋味了,又认认真真地端起来品。
不止茶,喝酒也一样。
宫宴时,赵将军那样千杯不醉的酒罐子都只敢小酌的烈酒,他面不改色地一盏又一盏。
像喝白水。
季楚从没有见过这样的。
不由地迟疑问了一句,“夫子,六壬山上都是仙人吗?”
都是像他这样谪仙一样,又有点钝感的仙人。
“仙人?”落安不知想到什么,眼中有些感概的温和,“他们或许喜欢听这话的。”
某种意义上,也算得上是吧。
“我以前觉着我兄长最最难懂,后来瞧见陛下也不逞多让,如今又遇夫子,是不是优秀的人都这般。”
“你兄长?”
“嗯。”季楚提起周意然来时,带着些矜持的骄傲,“兄长,是大启最年轻的将军,我敬佩陛下,也敬佩兄长。”
“周将军?”
这是落安第二次听说这个人了。
傅锦梨的周周哥哥。
似是能跟那位人皇比肩的存在。
便是他,也不得不说一句傅应绝的惊世之才,如今还有另一位。
不免勾起了他的好奇心。
落安温和笑笑,“有机会,定要拜访一番。”
两人断断续续地说着话,一边的小殿下连同她的小伙伴总算是吃饱喝足,竟是跟着一群百姓玩闹起来。
初时百姓还有些发怵,后头发现几个孩子不仅没架子,还脾气极好,也就放开了。
还不住地赞道小殿下跟几位少爷小姐都是亲民之人,近民者方知治民之策。
只是他们这头热热闹闹,另外一边扎堆的百姓,气氛就有些冷清了。
同样是今日来求一份粥的,跟几个孩子玩闹的瞧着氛围就要松快些,但另一头,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凄苦。
穿着朴素中带着破败,一脸沧桑,不论男女都是灰头土脸。
落安注意到了。
也是难得,从六壬来到上京,第一次见这样的场景。
前头还在感慨昭帝的治世之才,转眼就能看见流氓灾苦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