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精彩小说网 > 娘子食鬼 > 第218章 李云真
 
跟建王议定之后,秦州守立刻从医师中挑选精通疫病的几位大夫,又按照建王的吩咐,准备好了药方,药材,又通知吴景调配精锐五千随行,再加上建王此行带上的行李物品,林林总总,整理了数十辆马车出来,乍一看去,还以为是哪家商队要远行了。
吴景得知消息,本想亲自来陪建王同去,但他得坐镇安西关,建王又将高逸托付给他,几相权衡之下,他只得罢了。
不过,他来信建议说,建王可只带五千精锐进山南,但他另外派五万大军,压在陇右山南交界处,给建王保驾护航。
这样一来,即便李云真有什么歪心思,也不得不掂量一二。
吴景考虑得周到,此时西境安稳,分出五万兵士,算不得什么大事。
他还派出自己的心腹副将,带领五千兵随建王进山南,其中三千,是他亲自养出来的亲兵。
为了建王此行的安危,这位镇西将军,可说是掏心掏肺,把家底儿都掏出来了。
十日后,一切准备停当,建王带着十几车药材,五六个医师,五千士兵,浩浩荡荡的朝着山南州出发了。
因为山南与陇右交界,路上不过五六天,就到了两州交界之处。
一路行来,可见层层关卡,多数设在官道两侧。
因医师劝说建王不要下马车,他便从马车两侧的车窗往外看看。
虽说每三日都有文书送到秦州府那里,到底比不过眼见为实。
情况比他预想得略好些。
也是他舍得花钱的缘故。
关卡附近都有看护所跟居留所,兵士们在外把守,粮食药材等,都堆放在固定的地方,两处房舍里头的人没有许可不得外出,也不得互相串门。
医师们忙忙碌碌,也时不时看到有蒙着白布的尸身,被抬出来,放到一旁。
建王问过为何不入土为安,医师们告诉他,染了疫病的人,只能将尸身烧成灰再安葬,否则疫病不能消除,还有传人的风险。
建王听完长叹一声,连个全尸都不能保全,实在可怜。
天降此灾,真是无可奈何。
不过,因病救治不得而丧命的人,是越来越少了。
在医师们废寝忘食的精心看护之下,大部分人,正在渐渐好转。
建王得知,也很是欣慰,看来,接下来只要将山南的疫病源头掐灭,一切就会迎来转机。
因为已经使人回了信去兴元府,他到达山南州边界时,李云真亲自率人来接。
这倒是有些出乎建王意料。
难道他是真心想要归降吗?
还是以自身作饵,引君入瓮?
不过,既来之则安之。
这回建王也下足了本钱,定要将山南两州,还有黔州,一并捏进手心。
刚一走进山南的地界,就看到前方不远处,站了一列列整齐的人马,一人身着银甲,头戴红缨盔,骑在骏马之上,昂头挺胸,站在队伍的最前方。
看到建王的车队进来,那人翻身下马,几步跑上前来,在建王的车前下拜。
“山南李云真,见过建王殿下。”
建王从车里出来,对他一抬手,“李中丞,免礼平身。”
因李云真当年曾在京中做过中丞,建王这样称呼他,也是抬一抬他的身份,恭维他的意思。
李云真仍是认真行了大礼,才从地上爬起来,对建王道:“殿下肯救山南于水火之中,就是下官的恩人,是山南几十万百姓的恩人,下官理应如此。”
“中丞言重了。”
李云真是个中年武将,生得却不像个武将,更似文臣。
他身材削瘦,五官生的很是俊美,脸上留了三绺胡须,虽然身着银甲,看起来却气质高雅,超逸出尘。
他面色不好,眼下也有浓重的乌青,跟秦州守两个,仿佛难兄难弟。
见过建王之后,他也上马,陪在建王的马车旁,领着他往驿站去。
为了迎接建王,李云真提早了几日过来,把这座靠近陇右边界的驿站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番,确保驿站里头干干净净。
驿站外头,他也使人清除了闲杂人等,
请建王下马车进驿站歇息时,他卸了银甲,穿一身从二品紫袍,配了金带,来拜见建王。
建王请他喝茶,茶叶是从秦州带来的,连水,都是建王带来的山泉水。
李云真喝完一杯茶,感叹道:“好茶,下官有些时日,没喝到如此好茶了。”
建王看看他,放下手上茶杯,道:“中丞信上说,山南东西两州皆有疫情,如今形势如何了?可能控制得住?”
“下官惭愧。”
李云真低下头,深深叹了口气。
“这疫病来得十分古怪,最初只是跟吃坏了东西似的,下痢呕吐,但会越来越严重,不出三五日,人便拉死吐死。发现疫病是在梁县,不过数十日,梁县周边死者无数,且很快蔓延至兴元府郊外,还是我让人死死守住了兴元府内外交通要道,才未令疫病蔓延至城内。”
“发现疫病之初,下官也让医师们尽快研制出药方,救治百姓,奈何疫病蔓延太快,人手,药材,粮食等等,皆有不足,一时间,民众死伤无数。”
“不得已,下官只能下令,将染病之人封在家中,不令他们四处走动,防止疫病再扩散开去,让医师一点一点救治,可惜,救人终究是慢的,比不上死人的速度,有些村子,整村整村的死。”
“下官听说,有些人,偷偷跑去了陇右,让陇右的医师救治下来。这些事给陇右给殿下都添了不少麻烦,实属下官无能。”
他说着抹一把脸,继续说道:“恰逢乱世,下官也不知道该找谁救助,正好殿下使人来问,真是雪中送炭,绝渡逢舟,下官感激不尽。”
建王听他这样说,摇摇头,道:“中丞这话就见外了,都是大顺的子民,我既然知道了,又怎能见死不救呢。”
李云真听他这样说,忍不住抬眼看他,半晌没有说话。
面前的少年,今年也才十四岁。
虽然年轻,可李云真并不敢小看他。
光是他敢来山南州的勇气,就让人刮目相看。
其实,李云真也使人去信给了朔方,但新帝那边,没有任何回应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